Friday, December 16, 2011

南北线地铁瘫痪

漏船又遇当头风,地铁环线故障频频的问题未能解决,昨天南北线又发生本地历来最严重的地铁故障事件。
南北线昨天下班高峰时段突然大瘫痪,地铁服务中断将近五个小时,昨晚11时40分才恢复正常。
这是继前天环线服务因通讯网络系统出现故障中断五小时之后,三天内发生的第二起严重地铁服务中断事故。
昨天傍晚6时59分左右,大巴窑站与滨海湾站之间的双向列车突然抛锚,随即造成多趟列车延误,SMRT被迫于7时48分停止布莱德站与滨海湾站之间的所有列车服务,一些列车因此卡在隧道内动弹不得,数以千计的乘客被困在列车中超过一个小时。
由于电源被切断,受影响的列车内漆黑一片,气氛十分紧张,有乘客因等不到指示,不顾安危拉开列车门,下车进入伸手不见五指的隧道,步行至地铁站以求脱身。
SMRT随后出动维修车头,将受困列车拖向地铁站。
由于事故发生在繁忙的下班时段,每趟列车都挤满了人,空气不流通,至少有两名乘客因身体不适需接受治疗。
多美歌地铁站,一名41岁的华族妇女陷入半昏迷状态,由民防部队人员用担架抬出。此外,乌节地铁站,一名25岁马来族女性因呼吸困难被送院治疗。
资料来源:早报
····························
 南北线地铁服务前晚发生故障将近五个小时,SMRT地铁公司的调查发现,40米的供电轨不知何故移位,列车底下用来接电的集电靴(collector shoe)也脱落,两者无法对齐衔接来供电,导致四列列车先后瘫痪。
这是本地列车系统首次发生这类故障,也是历来最严重的地铁服务中断事故,估计有多达12万7000名乘客受影响。
SMRT企业总裁兼首席执行长苏碧华昨午在记者会上多次向受影响的乘客道歉,并承认该公司在应付突发事故方面确实存有瑕疵。

资料来源:早报
…………………………………………………………

SMRT真是流年不利,一再抢新闻头条,却都是坏事,南北地铁线列车36小时内发生两次故障,影响二十几万名乘客,刚刚才开始度假的李显龙总理也被迫中断假期,并下令成立调查委员会彻查此事,足见事态之严重。

  南北线上星期四(12月15日)在傍晚下班的高峰时段发生故障后,前后五小时,SMRT公司的应对在一片忙乱中可谓纰漏百出,总体折射出的大问题是:地铁公司一路来似乎并未真正的把乘客安全放在第一位。

  其中,沟通的问题非常突出,发生如此重大故障,列车司机却几乎无所作为,完全无法回答受困乘客的疑问,只是一味反复播放列车遭遇故障的预先录音,许多受困乘客在闷热的车厢中苦候长达一小时才获解救;控制中心也没有和乘客沟通,或设法安抚受困乘客的紧张情绪;受影响的各地铁站的列车服务中断播音,只用英语,许多老人家和游客都听不懂,一头雾水,不懂得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所措。

  事后,公司管理层承认没有为乘客提供足够的即时信息,往后会加强沟通工作,包括以不同语言通报地铁故障的信息,以及训练司机和服务人员更好地应对类似情况。

  不知道是不幸还是有幸,12月17日(星期六)上午,南北线再度发生故障并中断服务长达七小时,这回,受影响的近10万名乘客终于在受影响的12个地铁站听到了华语通报播音。但是,有乘客反映,由于要在星期六晚上彻夜检查东西和南北线路轨道,星期天列车要到上午10时才开始服务的告示牌,仍然只用英文,不少乘客也根本未加留意。

  地铁公司从1987年就开始营运,作为一家公共交通服务公司,它的管理层没有理由不知道与乘客和公众有效沟通的重要性。但是,长时间以来,尽管公众不断反馈和建议,时至今日,它却还是坚持只用英语,这是为什么?答案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问题也需要追溯到当初的情况。刚开始时,地铁是官营的,还没有上市,或许有关的政府部门的官僚因此墨守政府的语言成规,坚持只用行政语英语。到了吴作栋总理手头,稍微放松,有了四种官方语文的站名。

  不过,上星期四的事故显示,地铁公司即使在成为上市公司后,仍然没有改变其“语文政策”,身为一家公共交通服务公司,却没有真正服务大众的自觉性。

  在上星期五(16日)举行的记者会上,SMRT管理层才终于表示,将会认真确保未来的类似通报广播,会用多种语言;也会训练列车司机更好地和乘客沟通。但是,他们也指出,公司在培训上面对挑战,因为不是所有的司机都能自在地使用英语。(见12月17日《海峡时报》报道)

公司说法暴露更多问题

  如此说法,反而更令乘客担心,也再次暴露,地铁公司真的没有把沟通当回事,也似乎完全没有料想到地铁事故发生时,司机同乘客沟通的必要。地铁公司既然坚持一路来的语文政策,那我们按理至少可以确定受雇司机都能以英语沟通才是。现在说司机无法自在地使用英语,是否意味着在发生事故时,连地铁公司控制中心要同受困列车司机沟通都会有问题?此外,像环线和东北线这些无人驾驶的全地下线路,发生故障时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SMRT总裁苏碧华在记者会上说,SMRT一直在研究如何改善公众通报系统,上星期四晚的事故更反映改善空间有多大。她也表示,SMRT接下来将探讨如何让司机以不同语言与乘客沟通。(见12月17日《联合早报》)

  令人疑惑的是,SMRT并不是一家毫无服务经验的新公司,却要等到今天才意识到公众通报系统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以及探讨如何让司机以不同语言与乘客沟通。会不会太后知后觉了?这样的语气也许是刻薄了,但作为一个地铁常客,我想我有理由感到不安和气愤。

  沟通真的有这样难吗?SMRT在星期五的故障发生后就能用华语播音通报,这说明什么?地铁公司在过去的事故发生时没提供多种语言广播,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所以,这次事故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强力反弹,产生“倒逼”作用,也算得上是乘客的一个意外收获。

  多年来,不管公众如何反馈,媒体如何批评,SMRT在语言使用上都是很坚持的,也可以说是把反馈当耳边风。希望公司管理层能真正履行他们在记者会上所作的承诺。

  政府成立调查委员会,李总理表示,除了要找出问题所在,也有助于当局改善地铁系统,加强它的可靠性,确保问题即使出现了,也能快速隔离,继续使地铁能以安全的方式运作。作为地铁乘客,我要补充的是,政府也必须确保SMRT和其他公共交通业者都要切切实实做到,把乘客的安全放到第一位。

作者是前新闻工作者、前国会议员~~吴俊刚

~~~~~~~~~~~~~~~~~~~~~~~~~~~~~~~~~~~~~~~~~

南北地铁线事故追踪

检查发现,地铁故障的导因是供电轨松脱,导致列车的集电靴无法获得电源,驱动列车。维修人员与工程师们已用扎带和铁夹子把松脱的抓钩固定在原本位置,确保供电轨不移位,但维修人员还是必须密切留意这个部分的动静。

陆路交通管理局要求SMRT接下来密切留意轨道的情况,特别是供电的第三轨,以确保类似事故不会发生。

根据这次地毯式的检查发现,地铁故障的导因是供电轨松脱,导致列车的集电靴无法获得电源,驱动列车。维修人员与工程师们已经用扎带和铁夹子把松脱的抓钩固定在原本的位置,确保供电轨不会移位,但是地铁的维修人员还是必须密切留意这个部分的动静。

  此外,陆交局也要求SMRT安装监测器以测量隧道中的振动,确保浮置板轨道(floating slab tracks)运作正常。

  浮置板轨道主要装置在市区内建筑物密集的路段,它能减缓列车在隧道中川行时,对周围建筑物的振动。它们的使用期是50年。由于这类轨道的结构比较复杂,业界并没有规定多久该进行一次例常检查,而当局上一次检查这些浮置板轨道,是在10年前,当时没有发现任何异样。

东北线供电系统在列车顶端

  除了南北线和东西线外,地铁环线也采用供电轨从车底下的集电靴给列车供电,当列车驶过轨道时,车底左右两侧各设的12个集电靴将会接电,让列车取得电力。

  东北线的供电方式则不同,陆交局地铁署(现有地铁线与汤申线)总署长蔡崇庆说,东北线采用的供电系统装置在列车的顶端,并非在列车旁两侧。

  不过,东北线的一些路段也和其他路线一样,安装了浮置板轨道。

  虽然在浮置板轨道发现支撑供电轨的抓钩松脱,但是蔡崇庆强调,还有待更多调查,才可以确定两者是否有关联。
资料来源:早报

  不论这次故障与浮置板轨道是否相关,当局接下来还会继续进行地毯式检查工作,彻查轨道系统,以找出任何可能与故障相关的因素。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